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浅谈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在水利科
浅谈水利工程偏向资源水利发展
原州区农田水利现状及加快农田
浅议保山水利普查与水利发展
浅析如何通过水利技术的创新提
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及影响水利工
保护草原生态、建设以牧区水利
试论水利工程发展的新模式——
“新三峡”时代三峡地区旅游业
水布垭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探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9-26 21:20:35
的地位。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我县财力困难客观存在,对上级资金的匹配落实起来相当困难,不可能对水利有较多的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还不高,农民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难度大。农村水利公益性强,投入收益低,很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县虽然成立了城投公司做为城乡建设的融资平台,但稳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并未形成。水利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最大瓶颈。

  3、水行政执法面临的困难较多,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污染反复问题特别突出。

  三、对策与措施

  水利工作要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水利在经济社会中的保障作用,就要按照静海县确定的“苦战三年,打造崭新静海”的奋斗目标,结合水利实际,突出发展民生水利这个中心,以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水利建设与推进水务一体化相结合,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两城、三区、六园”的重点产业政策相结合,与水利机制体制创新相结合,与提高水利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加快实施饮水安全、节水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环境治理等关系民计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今后几年努力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配合县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发展,加快微喷灌和节水项目建设,在“一河两路”形成三个规模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即南运河两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侧特色农业种植区,西台路两侧蔬菜大棚区,津涞路两侧林地经济种植区。

  二是农村集中供水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现农村饮水城市化,打造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一流、服务至上的农村供水集团。

  三是推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将大邱庄及周边地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污废水再生利用。

  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措施。

  1、完善农村饮水供水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按照《静海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动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厂规范化管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设施优势,千方百计拓宽供水市场,盘活经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水质更优,水压更稳,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供水、用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因村制宜,实施磁卡表,远程抄表等技术应用的试点,逐步实现抄表、缴费、管道维护现代化。三是加大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值班制度,建立专业维修抢修队伍,建立限时维修制度,保障居民用水。

  2、加快农业、工业节水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县节水规划,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围绕我县设施农业和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林地经济微喷灌技术等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做好农建工作和农业节水项目区建设,在2011年增加蓄水能力90万立方米,新建节水项目区32处,新增节水控制面积2.1万亩。加快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抓好污水处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二是加快工业节水项目的建设。在用水大户推广水循环设备,采用节水器具,提高中水利用率。三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打井审批、取水许可制度,对地热、矿泉水实施取水许可管理,并采取节水措施,逐步减少开采量,有计划地进行深机井回填。

  3、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发挥水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能,全力做好污染河道防治工作。加强对污染河道排污点源的调查摸排,严厉打击向河道非法排污、私设排污口门等违章行为。加大对水环境污染案件的处罚力度,坚决封堵河道内的排污口,严禁向河道排污,确保河道清淤工程成果。

  4、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紧完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团泊水库浚深改造、河道水环境治理和西钓台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继续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一要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四制”和“六制“。二要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三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地搞好招投标工作。

  5、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完善和强化各项支持水利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水利建设资金增长机制。一方面争取中央、市的资金,争取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央及市级投入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县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县城投等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二是引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