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作者:未知 来源:新晨范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 21:39:40
   摘要:我国是现今世界上工程建设投资最大,工程建设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仍然十分落后,所以急需一套科学而又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去为我们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服务,为提高我国的工程投资效益服务。

  1工程造价的概念

  1.1工程造价定义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完成某项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至工程施工完毕办理的验收及交付使用所需投资的总和,即按计划地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所构成的建设项目投资造价。工程造价是反映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最终投资总额,并由此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

  1.2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

  建设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器具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1)土地转让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建设单位管理费、勘查设计费、研究试验费、财务费用;

  (3)与未来生产有关的联合试运转费和生产准备费等费用;

  (4)基本预备费和工程造价调整预备费。

  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具有的一定共性,即相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而且完成每一计量单位所需的人工、材料等消耗也基本上相同,故可借助于工程建设定额所提供的各类工程的资金和资源消耗的数量标准,作为预测、计划、调配和控制资金、资源消耗的科学依据。

  2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世界发达国家(如英国与美国)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方面和对于现代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仍然受到50年代引进的前苏联以标准定额管理为主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束缚,但是现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还在使用按照统一标准定额管理工程造价的体制了。他们多数采用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同类工程项目的统计数据、建筑市场行情和具体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来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

  2.2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分析

  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是众多的,在众多的因素中,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搞“边设计、边施工”,只讲工程进度,不讲工程经济效益。

  (2)初步设计阶段缺乏方案比较,设计深度满足不了概算编制的要求,为了通过审批,投资数压得偏低。而且投资估算受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影响,往往带有倾向性,致使计划投资不准,造成先天不合理。

  (3)长官意志,形成“婆婆多”,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随意修改原初步设计的方案,增加、扩大工程规模,提高设计标准,从而使工程造价一加再加。

  (4)近年来因市场经济的作用使设备、建筑材料的价格迅速上涨,各种取费项目不断增加,取费标准不断提高。

  (5)现行概、预算定额内容宠杂,依据繁多,计算繁琐,对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不能及时编入定额,形成活口多,各类系数多,执行使用这样的定额较难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6)确定工程造价,不仅涉及众多的管理部门,而且受利益驱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各自经济目的,反映工程造价高低意愿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工程造价失控诸多因素之一。

  2.3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1)造价管理方法传统落后。

  我们现有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方法,从成本或造价管理的理论上说,并不是一种基于活动和过程的造价管理方法,而是一种传统的基于资源和部门的造价管理方法。我国现有的造价管理方法中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从概算到预算还是按照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等部分进行划分的,其中工程造价的直接费中所包括的人、机、料、费等都是参照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定额与造价信息确定的,而不是按照具体作业活动和具体作业活动过程去确定的。而工程造价中的间接费又是根据直接费的数额,按照标准定额规定的取费比率确定的。虽然近年来我们已经按照“定额量、市场价、竞争费”的办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但是我们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基于资源和部门的造价确定方法。

  (2)由计划部门制定标准,指标落后粗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