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的几点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论述砌块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措施
作者:粟建军 …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30 13:08:36
用多少,直接造成墙体砌筑后收缩量大的问题。

  b)施工时,忽视砌块含水率的问题,造成砌筑完成后失水,加大收缩量。

  c)由于使用水泥砂浆的要求,无法避免湿作业环境。

  d)当墙而抹灰时,砌体本身的裂缝往往已存在或正在 发展 ,当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时,又加大了砌体的裂缝。

  正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的特点,以及对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使得加气砌块更容易开裂。因此,必须在设计、施工阶段,采取一定措施,才能减少、避免这种裂缝现象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a)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

  b)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

  c)砌块进场后,尽快运入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入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于15%时,方允许施工。

  d)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作法。

  e)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f)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

  g)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

  h)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i)墙体抹灰前,要做好如下几个步骤:

  1)保证墙体完成28天以上。

  2)认真检查墙体有无裂缝,有裂缝部位要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刻槽修补或加钉钢板网。对于切槽后预埋管线部位,需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将槽填塞密实,并钉大于槽宽200毫米的钢板网。

  3)洒水适当湿润墙面,调制1:1水泥砂浆,其中108胶掺量应占用水量30%以上(砂浆稠度应适于使用滚筒)。用滚筒将砂浆在墙面反复滚涂两次,以封闭砌体气孔,并做为抹灰层基层。

  4)墙体与框架交接处,应钉200毫米宽钢板网(钢板网丝梗直径应大干115毫米,网眼宜大于15毫米),钢板网钉牢后,在钉网处宜用1:1水泥砂浆抹5毫米厚,覆盖网体,增大网体与墙面粘结能力。

  5)对c、d两项养护7天后,再进行大面积抹灰施工。

  6)为减少抹灰层的收缩,一定要加强养护。

  三、关于填充墙顶砖的改进

  维修中,我们发现,填充墙尤其是200毫米厚墙体顶砖易于出问题。其原因在于,市场缺少专用顶砖,而现场自行制作难度较大,往往采用红砖用180毫米墙的方法斜砌顶砖。对此,我们认为,可改为使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法来解决墙顶收口问题。

  a)墙体砌至梁(板)底50毫米,做为预留缝。

  b)待墙体砌筑完成28天后,用C20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干硬性混凝土的标准为用手可捏成团。

  c)填缝分三次进行,每天塞填一次,用手将混凝土塞紧。最后一次应压实抹平。

  四 结语

  针对目前填充墙开裂现象多的情况,除了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施工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舍得投入。而造价管理部门,亦应适当提高相应的施工费用,才能真正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