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施工中混凝土温度对裂缝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有家  文章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31 11:59:1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通过多年的施工现场观察,以及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我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阐述。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大量放出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再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式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为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热化,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剂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4控制温度的措施

  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皮面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措施之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