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
作者:郑群  文章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31 13:11:4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要:针对桥梁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特点,从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降温度保湿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水泥水化热是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防止危害裂缝的产生。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 “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 “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可以理解为: “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桥梁工程中常用混凝土(Cl5~C40)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8%~13%。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现桥梁墩身及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只在表面配置少量钢筋,或者不配钢筋。因此,拉应力要由混凝土本身来承担。

  1.水泥水化热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2~5d左右,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3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裂缝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通水冷却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采用在承台钢筋骨架内铺设冷却水管的做法,增加进出水口(6进、6出),加快冷却水分循坏速进,快速降低承台内部的温度。

  2.降低水泥水化热

  (1)水泥品种选定。水泥水化热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矿物组成、用量和放热速率,因此应选择低中热水泥。水泥水化热主要来自水泥矿物中的C。S和C L,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优先考虑采用C。S和C L含量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等。

  (2)减少水泥的用量。大量试验资料表面每立方米砼每减少10Kg水泥用量,砼的水化热温升降低1℃左右。在确定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情况下,宜用大粒径骨料、合理的集料级配,通过掺粉煤灰、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

  通过这两项措施,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25%~30%,降低绝热温升10℃左右。

  3.降低入模温度

  入模温度是指混凝土从拌和、运输至入模时的温度,降低入模温度的措施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预冷。可采用冷却拌和水如深井水或掺加冰屑直接对混凝土进行降温,但由于水在混凝土中所占热容量的百分比不大,因此单凭冷却水不能完全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还需对粗骨料、水泥进行处理。夏季施工时,应对粗细骨料进行搭棚遮阳,防止阳光直射而引起温升,以及在拌和前对粗骨料进行喷射冷却水降温,但实践表明,只有气温在30℃ 以上时,上述措施的效果才比较明显。水泥一般不作预冷,只对水泥罐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