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的控制
作者:陈光辉  文章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31 15:11:3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2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商品混凝土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配合比对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有重要影响,主要是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对配合比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商品混凝土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②不同季节、不同的施工环境应采用不同的配合比;③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应采用不同的配合比;④原材料变化时应重新确定配合比;⑤加强原材料的计量与控制,特别要加强雨季砂、石含水量的控制;⑥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砂率宜为38%~45%,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因此,不良原配合比会产生混凝土收缩加大,引起开裂。

  3.2 掺加外加剂 掺加缓凝剂与减水剂,缓凝剂的作用一是延缓混凝土放热峰值出现的时间,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会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所以等放热峰值出现时,混凝土强度也增大了,从而减小裂缝出现的机率,二是改善和易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塌落度损失。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混凝土一定强度时减少水泥用量,而水灰比的降低,水泥用量的减少对防止开裂是十分有利的。加入外加剂后,可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并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冷缝的可能性。

  3.3 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3.3.1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 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在混凝土入模时,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3.2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注,每层浇注厚度不大于30~50cm。浇注过程中要进行振捣方可密实,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以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二分之一为宜,振捣后1~2h混凝土可进行二次振捣。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另外,浇注混凝土要求分层浇注,分层流水振捣,同时要保证上层混凝土在下层初凝前结合紧密。避免纵向施工缝、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

  3.4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有效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其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采取长时间的养护,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延缓降温速度,延长降温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可采用热敏温度计监测或专人多点监测,以随时掌握与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由于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因素较多,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仅是一个方面,在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加以综合防治,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P梅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与材料[M].祝永年,沈威,陈志源.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l991.

  [2]黄士元.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混凝土.2003,(7):3-9.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