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裂缝的探讨和防治
作者:郭明海  文章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25 14:34:4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论文摘要】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具有半刚性基层的特点,本文对其产生裂缝进行探讨,并重点在施工方面提出防治要点。

  水泥稳定砂砾土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好、整体性强、较经济和料源广等优点,被广泛地运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而工后产生裂缝是其最大的缺点,就开裂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干缩裂缝、温缩裂缝、荷载型裂缝、路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和几者共同作用的裂缝等.我们在磁左公路固镇至晋冀段改建工程第四标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的施工中,认真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施工中针对性的进行防治,路面裂缝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裂缝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裂缝产生机理和及其影响因素

  1.1 干缩裂缝。水泥与天然砂砾土和水拌和压实后,由于水分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等,引起水泥稳定砂砾土结构层产生体积收缩。当收缩产生的内应力大于水泥稳定砂砾土结构层的抗拉应力时,水泥稳定砂砾土结构层就会产生开裂。干缩裂缝的产生与砂砾土的砾石含量、细集料含量、塑性指数和混合料的水泥剂量、成型时的含水量、密实度以及养生时间的长短、暴露时间长短、失水量等有关。

  1.1.1 砂砾土的类型。砂砾土中小于0.425mm的颗粒含量越大、塑性指数和线收缩越大的砂砾土用水泥稳定后的干缩越明显,且受龄期的影响也越大。

  1.1.2 混合料的水泥剂量。

  在一定的水泥剂量范围内,水泥稳定砂砾土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水泥稳定砂砾土的干缩应变开始随水泥量的增加而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存在一个干缩应变最小的最佳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宜控制在4%~6%之间,水泥剂量对塑性较大的砂砾土影响较大。

  1.1.3 成型时的含水量、密实度。

  含水量较大、密实度较低干缩应变就大。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

  1.1.4 养生时间的长短。

  一般养生期为7天,若养生时间加长,有利于结构层的抗拉应力的增长,起到减少裂缝和扩大裂缝间距的目的,但会增加裂缝的宽度。

  1.1.5 暴露时间的长短和失水量。

  当失水量一定范围内时,干缩系数相当小,当失水量超出这一范围时,干缩系数骤然增大,失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干缩系数又变得相当小。养生结束后,暴露时间越长,失水量越大,干缩应变越大。

  1.2 温缩裂缝。

  温缩裂缝是由水泥稳定砂砾土层内固相物质自身的温缩和由于结构层内水的温缩而对结构层的收缩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温缩裂缝有两种形成机理,一种是低温裂缝,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温缩裂缝的产生主要与砂砾土中土的含量、结构层的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等内在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温度变化、施工时的温度、密实度等外在因素有关。

  1.2.1 砂砾土的中土的含量。

  水泥稳定砂砾土结构层中,水的温缩性(在大于4℃时)>土的温缩性>胶凝体的温缩性>砾石的温缩性,砂砾土中含土量增加,混合料的温缩系数变大,且温度越低,含土量对温缩系数的影响越大。

  1.2.2 结构层的含水量。

  含水量约在最佳含水量状态时,水的温缩影响对结构层的温缩影响最大,此时,结构层的温缩系数最大。

  1.2.3 环境温度变化。

  环境温度变化越大,对结构层温缩影响越大,温度变化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干缩变化影响。

  1.2.4 施工成型时的温度、密实度。

  施工时的温度越高,成型时的体积在温度变化时其温缩效应最大,结构层收缩时,极易在此处产生开裂。

  1.3 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分为:瞬时荷载型裂缝和疲劳荷载型裂缝。它与结构层厚度、结构层的弹性模数、行车荷载大小、速度和路基的弹性模数等有关。

  1.3.1 结构层厚度。

  厚度越大,荷载传递到结构层底部时受力面积越大,在底部产生压强越小,拉应力就越小。

  1.3.2 结构层的弹性模数。

  结构层的弹性模数越大,结构层弹性下降就小,底部产生的变形小,结构层底部产生的拉应力就越小。

  1.3.3 行车的荷载和速度。

  行车的荷载越大,对结构层产生的下沉越大,行车速度越大,对结构层产生的推力越大,结构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越大。因此,在养生期间,除养生洒水车外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