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拉西瓦水电站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作者:郑昕 来源:毕业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3 6:21:53
核,建立竞争机制,人员动态管理,以人员的高素质和结构优化保证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

  从项目部、部门、作业队(厂)到班组,建立严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以及各类规定、操作文件、工作程序、现场管理办法等,规范组织管理运作。

  3.2项目指挥模式

  地下厂房工程项目规模大、战线长、工作面多、工序转换快,必须减少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施工生产、质量、安全、经营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各自独立,协调运行。具体由施工管理部、质量保障部、安全与环境保证部、计划合同部进行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并建立管理碰头会、现场办公会、生产计划会、结算工作会议等制度,加强综合协调,确保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既独立运作,又协调规范。

  如施工生产管理,以往二级管理纯粹是以计划去管理,把计划分解到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来落实。实行一级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直接面对作业层,不光是安排计划,还要把计划细分到到每一个作业单位、每个施工部位,并且按周、日生产计划检查落实。这种直线职能式管理更加快速灵活,效率也更高。

  3.3项目机械协调模式

  项目部配置了现代化的洞挖、支护用大型专业机械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这些专业机械设备全部由直属作业队(厂)管理运行,对设备资源统一管理,合理调配,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效率:对重点卡关项目,加强协调,快速灵活调集设备,确保重点、关键项目施工,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使施工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为施工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保证。

  高科技的大型施工设备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机电部门统一制定设备管理办法,加强现场检查。直属队(厂)健全设备管理网络,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和定人定机责任制,日常维修保养与定期检修相结合,努力减少设备事故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4项目金实管理模式

  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优化资金运行,合理调配,严格控制,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强资金的计划、预算管理,防止资金的无序开支和随意性,有效地控制了资金的使用,保证了施工生产的资金需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5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在项目部范围内,统一建立计算机局域网,以网络为支撑,实现了信息计算机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针对施工现场离营地远、交通和通讯难的实际情况,项目部与外部联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手段,进行洞内视频传输、数字通讯技术应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洞内外无线通讯已解决实施,视频传输正在进一步研究。这将对及时协调、调度资源,实现施工现场实时管理、监控起到关键作用。

  3.6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成本管理模式

  3.6.1质量安全文明目标激励

  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对进度控制,按施工组织计划总工期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编制网络节点计划和阶段性进度控制目标。

  由于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都具有不确定性,技术方案、工序、组织管理、工作措施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进度的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使工期最短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认真总结、查找影响形象进度的制约性因素,找准症结,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以最优化的方案、组织管理、措施实现进度目标。制订、完善一整套严谨、可操作性强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规范化操作办法,以精细化管理确保质量、安全过程受控。加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和监控,每天进行现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现场整改、召开现场办公会或专题会制订有效措施解决。

  质量管理实行了典型引路的办法。在厂房、主变开关室等部位开展创“样板工程”活动,明确了质量技术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主要做法是:一方面,将创“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作为质量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体系和质量工作运行机制,为“样板工程”创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采取加强质量工艺及技术培训、强化现场技术交底、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大奖惩力度、开展“质量流动红旗”评比、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严格质量过程控制等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措施,在各个质量控制工序、环节上精耕细作,形成了完整的施工工法和质量控制办法。活动开展以来,创“样板工程”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样板工程”不仅在全工区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同时在内部也提高了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了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

  对质量、安全实行“双零”目标管理。对成本控制,根据承包价格,除去消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