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论地铁施工的地表沉陷控制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资源库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9-12 22:37:49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快速成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地下工程的兴建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修建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在地铁工程的施工中,地表沉陷事故发生的概率很高,随之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及社会问题。因此,无论从工程进度、费用控制还是从工程质量安全来考虑,都要对地表沉陷控制有足够的重视,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来控制沉陷的发生。

  在发达国家,地下空间早已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在我国以地铁等为代表的城市地下工程的兴建也已成为一种趋势。就地铁来说,1965年我国开始修建地下铁路,至今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深圳等各大城市建成地铁,武汉等其他城市也即将或已在修建地铁,中国的地铁建设已步入惊人的发展阶段。地铁的隧道穿梭来往于各种建筑物之下,在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引起地表沉陷,这势必对建筑物和地下管网产生不利影响, 严重时甚至将危及公众的安全。例如,深圳地铁一号线的建设过程中,在施工的工期内,地面沉陷事故竟占到了总事故的25%。因此,掌握地下铁路隧道施工所引起地表沉陷的原因、规律及其控制方法, 是地铁建设者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地铁施工中地表沉陷的原因分析

  1.1 地表沉陷发生的机理分析

  在自然状态下,地铁工程以上,地面的岩层或土层一般是处于应力平衡的稳定状态。在地下工程施工当中,会通过人力、机械或爆破等等方式对土石方进行开挖。移除土石方、排出土石层孔隙里的水,都必然会影响到土石地层的应力状态,使土石层处于非平衡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也可能经过较长的时间之后,产生效应变化,导致坍塌、变形、损毁等现象,进而致使地面沉陷。

  1.2地表沉陷发生的原因分析

  1.2.1 土层沉陷的原因分析

  (1)整体而言,天然土体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骨架体,气体填充骨架体和孔隙水组成的三相体系。饱和土体由水和土颗粒组成,胶结物存在于土颗粒之间,有的没有粘结。它们都能够传递荷载,从而形成土骨架。作用在土体上的外载荷,一部分是孔隙水压力,另一部分是由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土体变形是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流气体体积减小、骨架体错动和颗粒间距缩短的结果。因粘性土有一定厚度,水总是先于土层透水面排出,孔隙压力就降低后向传向土层内部。孔压力的降低,一是由于土的渗透性,二是由于在土中的位置。土体受到外力后,孔隙和土粒中的流体都会发生位移。若建筑物将压力传递给地基,或土层下部失去支承,应力变形就会发生,从而引起地表下沉。

  (2)选择施工方案:要预防沉陷发生,必须进行可靠的、正确的支护。如果支护方法不对或者失效,土层就难以处于稳定的状态,失去稳定性后进而发生地层沉陷。

  1.2.2 岩石层沉陷的原因分析

  (1)岩石层的地质特点直接影响了岩石层的沉陷:在长期地质演变中,岩石产生裂隙、断层、褶皱等构造。褶皱的岩层核部发生裂隙,岩层背斜顶部易塌落,向斜核部为储水丰富地段,建设地铁隧道引发岩层的涌水、漏水及塌落。地铁隧道跟褶皱走向一致,就易发生岩层顺势滑动。岩石沿着断裂面发生的位移叫断层,一般有几米至几十米。修建地铁时,若隧道通过断裂带,容易引发坍塌,地上建筑物会发生不均匀沉陷。

  (2)选择施工方案:正确选择支护、防排水等施工方式以及有效的方案都能影响到控制岩层沉陷的效果。若方案失效,可能会发生地表沉陷。

  2、地表沉陷的控制方法

  2.1 沉陷控制的机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地层原始应力状态变化、地层损失、土体蠕和变土体固结,同时还伴有支护结构变形等。因此,控制地层沉陷的出发点是保持并加强原本地层的稳定,保持平衡的应力状态。

  2.2 沉陷控制的技术

  资料显示,地表沉陷的厉害程度主要是由地层地下水条件、隧道埋深和直径以及施工方法决定,而施工方法的作用最明显。在地质条件与设计相同的情况下,施工方法不同,引发地表沉陷的差异会很大。所以,建设者必须对比分析隧道的施工方法。

  地铁施工主要有3种方法:明挖法、新奥法和盾构法。由于明挖法干扰地面交通严重,敞开作业污染周围环境,现在很少用到。新奥法与盾构法对环境影响小,是主要的施工方法。下面根据地表沉陷的发生和控制概述这两种施工方法。

  2.2.1 新奥法

  新奥法是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洞室开挖后,发挥围岩自稳能力、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使它与密贴围岩,提高自承能力,缩小围岩松动,将围岩与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